14/11/2007 · 古代休妻的「七出之條」 無子、淫逸、不事舅姑、口舌招尤、盜竊、妬忌、惡疾 「七出之條」是對婦女而設的懲罰規條,明.劉基於《鬱離子》中,認為「七出之條」不是聖人之意,而是後世薄情
回答數: 8
例如生育孩子在現今社會無疑是男女雙方的事,但在傳統主流思想中,若生不出個兒子,責任卻全落在女方身上,更是七出之條之首。套落到現今社會中,生不到兒子是由於男方基因所致,因此我們不應將一切
他認為犯淫、妒、不孝、多言、盜竊這五條,出妻尚有道理。但是身患惡疾與無子,則是當事人的不幸,非其所願,若然因此被出,實有違天理人情。 從現今的角度來看,「七出之條」的用意主要在於:
從現今的角度來看,「七出之條 」的用意主要在於: .鞏固父權或夫權家庭(族)秩序,如以「不孝」出妻以維護家長尊嚴及將養老責任轉移於婦女,以「淫僻」、「嫉妒」、「多言」出妻以保持尊卑有序、血緣純正和人際和睦
七出之條,又叫七出、七去、七棄,係唐人 婚俗 古禮,係七種丈夫可以休妻嘅理由。七個理由包括無仔、勾佬、唔孝敬家公 家婆、講事非、私下拎夫家嘢畀人、妒忌、惡疾。呢種古禮,唐時轉成法律,而到民國
從現今的角度來看,「七出之條」的用意主要在於鞏固父權或夫權家庭(族)秩序,如以「不孝」出妻以維護家長尊嚴及將養老責任轉移於婦女,以「淫僻」、「嫉妒」、「多言」出妻以保持尊卑有序、血緣純
「四德」是女性實踐「三從」道德目標時,必須具備的禮儀、風度修養和技巧,即要求婦女既順從又能幹。「三從」道德的教戒勸譽、「四德」修養的提倡培訓及「七出之條」的威嚇懲罰相互作用,逐漸形成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傳統婦女之「美德」。
七出三不去是在中國及東亞部份地區古代的法律、禮制和習俗中,規定夫妻離婚時所要具備的條件和限制,當妻子符合七出(又稱七去、七棄)中的一種條件時,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(即離婚),若符合三不去(又稱三不出)中的一個條件,則
很多人認為,「七出之條」是傳統中國社會削奪女性的明證,是陋習,是女性受壓迫的實例。但換一個角度看,七出之條可以保護女子不會被丈夫隨便拋棄,因為沒有觸犯七出之條的妻子是不能被休的。
為了維持父權制家庭的穩定,根據「內外有別」、「男尊女卑」的原則,儒家禮教規範要求婦女的道德、行為及修養,是為「三從四德」。當中的「四德」是為「三從」而存在,日後更成為支配中國婦女道德、行為、能力和修養的標準。
七出三不去是在中國及東亞部份地區古代的法律、禮制和習俗中,規定夫妻離婚時所要具備的條件和限制,當妻子符合七出(又称七去、七弃)中的一種條件時,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(即離婚),若符合三不去(又称三不出)中的一个条件,则
在婚姻制度方面,自遠古至民國皆奉行一夫一妻多妾制,女子婚嫁後須守三從四德,可謂是傳統禮教對婦女的束縛。所謂三從,即未嫁從父、既嫁從夫、夫死從子;四德即是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,而女性更須服從丈夫的命令,否則就能以七出之條休妻。
「七出之條」 自父系社會出現後,女性地位便不被重視,男子三妻四妾視作等閒,一些婦女更會被丈夫以一些奇怪的罪名休掉,這便是所謂的「七出之條」了。「七出之條」是指 無子、淫泆、不事舅姑、口舌、
25/2/2007 · 我想知道咩係三從四德和七出之條。 因為睇電視成日聽到,搞到我好想知。 上載失敗。 請上載大於 100×100 像素的檔案 我們發生某些問題,請再試一次。 你只能上載 PNG、JPG 或 JPEG 類型的
8/10/2019 · 現代社會講求男女平等,男尊女卑此等觀念早已不合時宜。然而在古時,女性一般被要求服從相當的社會和道德規範,如女子須懂「琴、棋、書、畫」,「三步不出閨門」,而為人妻的,要「三從四德」,如犯下「七出之條
在現今香港社會,男女雙方均可提出離婚。大家卻未必知道,漢代的婦女沒有離婚的權利。她們若犯上「七出之條」,更會遭到丈夫休棄。其實,「七出」之說由來已久,難以追溯起源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人們對「七出」有著清晰的界定和說明,當在漢代
30/6/2011 · 婚姻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,其可連結兩個家族,令社會更團結。男女婚姻最主要目的是為家族繁衍,在重男輕女的社會制度下,女子在婚姻上處於明顯弱勢,妻子要「夫唱婦隨」,守「三從四德」,而為保障男性地位,更有可正規休妻的「七出之條」。
9/3/2016 · 他認為犯淫、妒、不孝、多言、盜竊這五條,出妻尚有道理。但是身患惡疾與無子,則是當事人的不幸,非其所願,若然因此被出,實有違天理人情。 從現今的角度來看,「七出之條」的用意主要在
七出之條與三從四德 歷朝婦女文學 蔡文姬的《悲憤詩》 《悲憤詩》是東漢末蔡琰(又名蔡文姬,著名學者蔡邕之女)所作,詩以自述手法描述漢末動亂,董卓起兵引來胡兵燒殺劫掠的慘況﹕「馬邊懸男頭,馬後載婦女」。蔡文姬被擄掠至南匈奴,及後於
第一便是七出之條。 一,中國古代的傳統就是孝字最大,不孝對於一個人來說可是一個很嚴重的標籤了,這七出之條第一條就是不順父母。 而這裡指的是這個丈夫娶的妻子不孝順丈夫的父母,不順父母就是禮中的逆德,孟子有說過「娶妻為養」,在古代
第一便是七出之條。 一,中國古代的傳統就是孝字最大,不孝對於一個人來說可是一個很嚴重的標籤了,這七出之條第一條就是不順父母。 而這裡指的是這個丈夫娶的妻子不孝順丈夫的父母,不順父母就是禮中的逆德,孟子有說過「娶妻為養」,在古代
七出與三不去 作者:吳濤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之中,男性處於婚姻的主導地位。為了保障男人在婚姻中的主導地位,中國古代有所謂「七出」之說,規定了在七種情況之下男人可以合法地休掉自己的妻子。形成於漢代的一部儒家典籍《大戴禮記》最早詳細
中国历代妇女地位的演变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。中國歷代婦女地位的演變 諺語中的內容 對婦女的傳統規範 字詞中的歧視 社會中的怪異現象 清末民初婦女地位的提升 描述中國婦女地位的諺語 一. 女子無
更甚者,古時的七出之條中更有一條「多口舌」,意思是要為妻者沉靜寡言,少說話,說話時也要恰如其分,如有違者就是背棄婦道,要面臨被休的命運,甚至會受旁人的白眼。因此,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,沉默就顯得十分重要,少說話,也成了賢良的代名詞。
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,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、經濟、神學、歷史等等。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。社會學之父——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——社會演化理論。
概觀 ·
30/11/2005 · 社會 與文化 科學 美容與造型 藝術與人文 遊戲與休閒活動 運動 電腦與網際網路 請問古代婦女所要遵守七出之條~指的是什麼阿? 請問古代婦女所要遵守七出之條~指的是什麼阿?是不能犯則麼錯呢~有何典故阿?? 追蹤 3 檢舉不當使用
古時社會上男女不平等,更有「女子無才便是德」的說法,同時亦為女子設下了「三從四德」與「七出之條」的規範。甚麼是「三從四德」?甚麼是「七出之條」?時至今日,這些規範都看似荒謬。不竟這些都是中國社會文化歷史的一部分,也是我們了解
8/10/2019 · 現代社會講求男女平等,男尊女卑此等觀念早已不合時宜。然而在古時,女性一般被要求服從相當的社會和道德規範,如女子須懂「琴、棋、書、畫」,「三步不出閨門」,而為人妻的,要「三從四德」,如犯下「七出之條
中國語文及文化科 專題報告 七出之條
18/1/2007 · 社會 及文化 社會科學 科學及數學 美容及時尚 遊戲及休閒 電腦及互聯網 飲食 由於”七出之條”的限制,所以中國古代的女子出嫁後就有”做人媳婦甚艱難”之說。做媳婦的一般都處於婆婆的權威之下,運氣好的遇個好家婆,受氣少些,但仍要
例如:男人不滿妻子可以名正言順,用「七出之條」休之;但女人若不滿丈夫,訧只有默默承受;已婚男人出外拈花野草叫「風流」,女人跟別的男人來往就叫「下流」;夫亡再嫁則為恥,妻歿再娶是當然;這些都是隨手可翻的現象啊﹗
專家說法 法院認為妻子愛忌妒判離,而在我國古代休妻「七出」中也有忌妒一條。律師岳珍說,「七出」規定其實和《民法》的離婚條件頗為類似,例如夫妻有一方外遇、罹患重大惡疾等。只是有鑑於兩性平權的新觀念興起,古代專門用來規範已婚女子
歸寧又叫回娘家、返外家,係指已婚婦人由夫家返外家。一般返外家叫歸寧[1],而迫不得已返外家,叫大歸,例如亡國、遭夫棄、舊時犯七出之條等[1]。而初結婚,亦有回門之禮,亦係歸寧一種。 古代父系社會傳統習俗,女性出嫁即脫離原生家庭,成為
以上其中一範中招, 祠堂叔公鐵筆一揮, 棄婦之名則跟隨一生。 現代人, 犯足七條, 都不一定離婚。所以七出之條, 只可以在歷史書或粵語長片見到了。但是 “離婚” 二字, 在現今社會, 一點都不會陌生。小巴廣告可見, 辦結婚 $1888, 而離婚只需 $888。多便宜!
在古代社會,一段婚姻關係的解除,主要出於男方的意志,因為夫權至上,夫在從夫,故有「嫁雞隨雞」之說。因此,夫妻離婚被稱為「出妻」或「休妻」,被棄之妻稱為「棄婦」。
七出之條是封建社會休妻的七種理由,其中第一條便是無子。雖然七出之條給出了明確的規定,但是也不能以此為依據直接休妻。首先,要滿足年齡上的要求,即女性年齡五十以上無子方能將其休了。而且在這個時候大多數夫妻都已經共同生活多年,彼此
[捧日之月] 第4集:七出之條 也就是一開頭,暄有提到古代休妻的七個理由: 七出(칠거지악/七去之惡) 暄: 嫉妒是女人七去之惡之一,是因為將要成為我的妃子的孩子,所以才這麼嫉妒啊
6/6/2007 · ”發展到“京師之錢累百巨萬,貫朽而不可校。太倉之粟陳陳相因,充溢露積於外,腐敗不可食。眾庶街巷有馬,阡陌之間成群。”(《漢書·食貨志》)維持這一政策方針的關鍵人物是竇太後,由於她的堅持這條路線才一直執行到漢武帝初年她去世以後。
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9年8月15日 (星期四) 05:50。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 姓名標示-相同方式分享 3.0協議 之條款下提供,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。(請參閱使用條款) Wikipedia®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;維基 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。
中國古代休妻的七條標準:七出和七去都指什麼? 如果想知道,中國古代休妻的七條標準,還得先說說七出和七去,其實七出和七去(也稱七棄)是在中國古代的法律、禮制和習俗中,規定夫妻離婚所時所要具備的七種條件,當妻子符合其中一種條件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