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 [編輯] 原帖由王羲之寫給其友人,一般認為已不存在。現存本一般認為是唐代摹本。明代鑑賞家詹景鳳認為趙孟頫行書受到此帖影響。 明、清年間,為降清明官馮銓所藏有。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馮銓之子馮源濟將此墨本呈獻給皇帝,在乾隆十一年
26/6/2016 · 【乾隆皇帝題】《快雪時晴帖 》是王羲之寫給「山陰張侯」的一封簡短的信。在大雪過後,天氣轉晴,問候朋友是否安好。起首用一句「羲之頓首」,結語又加上同樣的敬語,這在古人的書信中還很少見。王羲之的墨跡至今已失傳,這件書跡是後人忠實
3/12/2017 · 首先給大家介紹《快雪時啨帖》的來歷,《快雪時晴帖》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,以行書寫成,紙本墨跡。縱23厘米,橫14.8厘米,4行,28字。《快雪時晴帖》是一封書札,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。
註三:乾隆皇弘曆26歲即位,乾隆六十年立永延為皇太子,明年太子即位為皇帝,尊乾隆為太上皇帝,這年乾隆86歲,假設乾隆的第一次題字(最晚)是在《石渠寶笈》初編編輯35歲那年,最後則在86歲時(89歲歿),前後剛好五十年。 國寶檔案:
《快雪時晴帖》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,以行書寫成,紙本墨跡。貼縱23cm;橫14.8cm ,行書四行,二十八字。現存此帖為唐代雙鉤填廓法臨本,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。《快雪時晴帖》是一封書札,其內容為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
4/10/2018 · 既然演的是乾隆的故事,當然少不了把乾隆收藏的書法編入戲中,更何況是王羲之的書法。劇中高貴妃得知皇上已經有〈中秋帖〉、〈伯遠帖〉,獨缺王羲之的〈快雪時晴帖〉,便託她哥哥尋遍蘇州找到〈快雪時晴帖〉獻給皇上,然後乾隆好好地欣賞了一番。
2/9/2017 · 書法網按丨《快雪時晴帖》系書聖王羲之寫給「山陰張侯」的一封簡短的信。在大雪過後,天氣轉晴,問候朋友是否安好。《快雪時晴帖》還被乾隆皇帝視為「三希」之首。並在帖前寫了「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」八個小字,「神乎技矣」四個大字。
2/9/2017 · 書法網按丨《快雪時晴帖》系書聖王羲之寫給「山陰張侯」的一封簡短的信。在大雪過後,天氣轉晴,問候朋友是否安好。《快雪時晴帖》還被乾隆皇帝視為「三希」之首。並在帖前寫了「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」八個小字,「神乎技矣」四個大字。
31/7/2018 · 【乾隆皇帝題】《快雪時晴帖》是王羲之寫給「山陰張侯」的一封簡短的信。在大雪過後,天氣轉晴,問候朋友是否安好。起首用一句「羲之頓首」,結語又加上同樣的敬語,這在古人的書信中還很
展品選件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冊 紙本 縱:23公分 橫:14.8公分 王羲之(303-361),祖籍山東,出身仕族世家,西晉末南渡,徙居浙江會稽。曾官右軍將軍,會稽內史,東晉永和年間(345-356)去職,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游。
【乾隆皇帝題】《快雪時晴帖》是王羲之寫給「山陰張侯」的一封簡短的信。在大雪過後,天氣轉晴,問候朋友是否安好。起首用一句「羲之頓首」,結語又加上同樣的敬語,這在古人的書信中還很少見。
而如今快雪時晴帖就在眼下,乾隆不覺自豪嗎?他也不輸唐太宗啊!我想,就是這種微妙的心理因素,讓乾隆特別鍾愛快雪時晴帖。」 「錯不了。乾隆曾自詡為十全皇帝,他的心性高傲,是有可能產生這種和前代賢君相抗衡的競爭心理。
到1795年間,乾隆皇帝共親自御筆題識71則,晚年因視力不佳,改由董誥代筆三則,可見乾隆皇帝對此帖之熱愛。 原文 羲之頓首。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。王羲之頓首。山陰張侯。 《快雪時晴帖 》,國立故宮博物院
3/10/2018 · 既然演的是乾隆的故事,當然少不了把乾隆收藏的書法編入戲中,更何況是王羲之的書法。劇中高貴妃得知皇上已經有〈中秋帖〉、〈伯遠帖〉,獨缺王羲之的〈快雪時晴帖〉,便託她哥哥尋遍蘇州找到〈快雪時晴帖〉獻給皇上,然後乾隆好好地欣賞了一番。
11/9/2018 · 話題不斷的《延禧攻略》再爆「乾隆皇帝」聶遠的穿幫鏡頭。劇情顯示,高貴妃從蘇州蒐羅來的漢朝書法家王羲之的《快雪時晴帖》,立刻獻給乾隆;當時才31歲的乾隆迫不及待打開評賞,大為讚嘆,但眼尖網友卻發現紙面上赫然出現「甲辰
在當時,這兩層含義是並重的。乾隆帝文韜武略,博學多識,能詩詞,尤擅書法,曾多次在全國尋求歷代大家的名貼,乾隆十一年(公元1746年)在此收藏了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“快雪時晴帖”,王獻之的“中秋帖”和王珣的“伯遠帖”。
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解碼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寫給一位張姓朋友的一封短信,總共只有二十八個字,乾隆皇帝稱之為二十八驪珠。這二十八個字就是: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。當時朋友
29/8/2017 · 〈乾隆三希至寶 快雪時晴帖〉〔記者凌美雪/台北報導〕故宮每年10月推出限展書畫特展,今年將由王羲之〈快雪時晴帖〉及〈遠宦帖〉領銜「國寶的形成」特展,分2個檔期由10月展出至12月;此外,故宮也宣布,國人免費入館參觀優惠將延至
《快雪时晴帖》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,纸本墨迹,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《快雪时晴帖》共全文4行,28字。它是作为一封信札写就的,其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。其中或行或楷,或流而止,或止而
乾隆皇帝極珍愛此蹟,譽之為「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」。乾隆十一年,他將此蹟與王獻之的「中秋帖」,王珣的「伯遠帖」合稱「三希」,寶藏在「三希堂」中。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。
29/8/2017 · 〈乾隆三希至寶 快雪時晴帖〉〔記者凌美雪/台北報導〕故宮每年10月推出限展書畫特展,今年將由王羲之〈快雪時晴帖〉及〈遠宦帖〉領銜「國寶的形成」特展,分2個檔期由10月展出至12月;此外,故宮也宣布,國人免費入館參觀優惠將延至
· DOC 檔案 · 網頁檢視
陳葆真 國立臺灣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王羲之(303-379)《快雪時晴帖》進入清宮之後,經過重裱,成為乾隆皇帝(1711-1799)最珍愛的書蹟之一。乾隆皇帝從乾隆十年(1745)之前到乾隆六十年(1795)之後,五十多年之間共在冊中書寫了七十多則題記。
養心殿明間東壁-乾隆御筆養心殿銘養心殿西暖閣-乾隆御筆養心殿四箴. 精華區文章閱讀 – https://goo.gl/D55fcl 令 王羲之〝快雪時晴帖〞、王獻之〝中秋帖〞和王珣〝伯遠帖〞稱為希世之珍,因藏在養心殿溫室,故為三希堂
故宮名品中,最受矚目的當是「快雪時晴帖」,它不但被乾隆 捧為「神品」,也是被故宮專家及觀眾同時票選為十大國寶的唯一交集。其實,東晉王羲之的墨寶早已失傳,蔣勳等學者認為它是「雙鈎填廓」的唐代摹本,故宮書畫處處長王耀庭也證實它是
《快雪時晴帖》,為晉朝 書法家 王羲之的墨寶,以行書寫成。此帖材質為紙本,尺寸縱23公分,橫14.8 公分。如今則收藏於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。 《快雪時晴帖》其實是一封信。至明 清年間,為降清明官馮
這幅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高書法藝術成就之一的作品,自1677年進入清宮內府,之後便在乾隆 皇帝的手中得到無上的關愛。 2019-10-18 新鮮頭條: 只生一個女兒的家庭30年後可能會面臨的心酸事,你敢看嗎 致80、90後中國式父母:盲目生二胎,正在毀掉三代人
乾隆對〈快雪時晴帖〉的喜愛異乎尋常,終其一生不斷題跋,一直到老年無法寫細字了,仍然寫詩讓梁詩正繕寫跋文。 ⊙文/侯吉諒 2018年夏秋之際,大陸連續劇《延禧攻略》引發熱潮,延禧的服裝、美術都讓人驚豔,但隨著劇情的發展,也逐漸暴露出
乾隆一生酷爱书法,刻意搜求历代书法名品,综百氏而集其成,追二王而得其粹。他对《快雪时晴帖》极为珍爱,他在帖前写了“天下无双,古今鲜对”八个小字,“神乎其技”四个大字。又说:“龙跳天门,虎卧凤
乾隆帝は本作を殊に珍重し、「天下無双、古今鮮対」と賞賛した。また、乾隆十一年には本作と王献之の「中秋帖」、王珣の「伯遠帖」を合わせて「三希」と称し、「三希堂」に大切に保管した。本作は一般に唐代の精緻な翻刻本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。
10/10/2019 · am730香港公信力第一的免費報紙 Lifestyle 在舊書堆裡: 鄭明仁 在香港搶救國寶 在舊書堆裡,鄭明仁,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,寶級文物,伯遠帖,中秋帖,五牛圖,韓熙載夜宴圖,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,王獻之,王珣,台北故宮博物院,快雪時晴帖,乾隆皇帝,三希
乾隆曾評價《快雪時晴帖》為「龍跳天門,虎卧鳳閣」,全書僅二十八個字,可謂字字如珠,又勝於珠。乾隆皇帝還在帖前寫下「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」「神乎其技」。一句可定其論,乾隆論此帖就四個字:神
A4大小的紙張上,短短28字的書帖–快雪時晴帖,是乾隆皇心目中的書法「神」品。 說到書法,就必須談篆、隸、草、行、楷這五種書體,這五種字體都有自身的造型特點和相互之間的傳承關係。
9/8/2018 · 乾隆將其奉為至寶,並專門為它建了一座“三希堂”,找來王獻之的《中秋帖》、王珣的《伯遠帖》,以《快雪時晴帖》為三希之首。 據統計,這幅《快雪時晴帖》上一共被乾隆蓋了170多處印章。
6/10/2015 · 藏於台北故宮的《快雪時晴帖》居三希堂之首,全文28字,被譽為「28驪珠」。乾隆對此帖珍愛不已,所題詩跋70餘則,在帖前御題「神乎技矣」4大字、「天下無雙,古今鮮對」8小字。
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冊 紙本 縱:23公分 橫:14.8公分 王羲之(約303-361),祖籍山東,出身仕族世家,西晉末隨父南渡,作過右軍將軍,會稽內史,東晉永和年間(345-356)去職,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
乾隆蓋章是什麽梗?在延禧攻略這部劇中出現了乾隆桌子前都是印章的一幕,網友們紛紛調侃乾隆是個蓋章狂魔,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的介紹吧!乾隆可是吃了名的蓋章狂魔,而且大家都在數乾隆皇帝在快雪時晴帖
蔣勳講座《以台北故宮王羲之書法名作快雪時晴 談乾隆的三希堂與東晉文人的生命風範》 放大圖片 「快雪時晴帖」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。 蔣勳是福建長樂人。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,成長於寶島台灣。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、藝術研究所畢業。
王羲之的《快雪時晴帖》被乾隆皇帝視爲“三希”之首。乾隆十二年又精選内府所藏魏晉唐宋元明書家134家真蹟,包括三希在内,摹勒上石,命名《三希堂法帖》。在西苑的北海建“閱古樓”,把上述刻石嵌在樓内牆上,拓本流傳以示臨池之模範。
三希堂的故事 作者/洪啟義 三希堂名 乾隆御題 「三希堂」原是北京故宮養心殿西暖閣的兩間小房間,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曆時開闢此室,以收藏其最愛墨寶,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︽快雪時晴帖︾,王獻之的︽中秋帖︾和王珣的︽伯遠帖︾。
乾隆以後,由於出土碑刻很多,書法隨之改變了方向。如鄭燮(1693-1766)在行書中溶入篆隸結構,面目一新。劉墉(1720-1804)則初學趙孟頫和董其昌,晚年潛碑刻,自行一格。 *精選作品 這幅《快雪時晴帖》也是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之作之一。